呂紹煒專欄:這不會是「台式大躍進」吧!?

商品訊息描述:

從以3兆元手筆大推綠能、國機國造,到國艦國造、推出以兆元計的「前瞻基礎建設計劃,政府最近動作很多,展現一個久未見到的「大有為政府」的風範,令人敬仰佩服。

不過,仔細看看內容,再聽聽官員的發言,卻讓人擔心─總統宣布啟動國艦國造、台船董事長說10年內就能成軍;經濟部要「強制機關、學校公有屋頂設置太陽能板、鼓勵業者找工廠及農業設施屋頂蓋電廠」,國防部長說軍方要研發「隱形飛機」、政務委員說台灣5G「2020年應該有機會(上路)」…….。

這會不會是「台式大躍進」?禮服

官員說「5G在2020年有希望」,是吹牛不打草稿?



全球的5G(第5代行動通訊)預定2020年開始商業運轉上路,不談歐美先進國家,已有使用5G網路測試自駕車的領先有多少了,單以亞洲鄰國而言,韓國則準備在2018年舉辦冬季奧運時「試點上路」;中國電信設備商華為也要在2018年的世界盃足球賽時打造5G環境。他們的目標都是2020年全面商轉上路─而且不是空口說白話,是已有規劃且逐步實施中。

中國的華為、韓國的三星,早在2009年之後就大筆投資5G研發,在全球的5G規格制定中,華為甚至在某些重要標準上擊敗高通,取得規格制定權。未來具備規格訂定主導權者,必然是中國、美國、歐洲這三大經濟體,日、韓即使腳步快、技術佳,也只能扮演追隨者,台灣更不在話下。而中國在先前研發的基礎上,今年就要展開5G網路的第二階段測試,2018年進行大規模測驗,三大營運商有望於2019年啟動網路建設,最快2020年正式商用5G網路。

台灣呢?即使國內科技業者了解5G的重要而已有投入,但研發能量少且只能扮演追隨者角色,至於政府更是拿不出任何可執行的計劃。依照過去的經驗,政府要半年到1年準備招標事宜,決標後廠商至少也要半年到1年準備、設立基地台、升級或購買需要的設備等。現在是2017年了,台灣的5G是完完全全的「八字沒一撇」,說2020年台灣5G「應該有機會」,豈不是「白賊說白話」?

過去紀錄,官僚怠惰讓台灣成為全球第77個4G上路國家



而國內「官僚怠惰」的紀錄更是惡劣。台灣的4G是在2014年5月底商轉上路,作為號稱「矽島」的科技產業大國而言,再也沒有比此更丟人的事了。因為台灣是全球第77個擁有4G的國家,算是數位落後國。

不要跟歐美先進國家比,就跟亞洲鄰國比吧。韓國早在2011年,4G已然上路,當2014年台灣慶祝4G終於開通時,韓國已有超過6成人口使用4G,全國覆蓋率超過一半,普及率更居全球第一。其它星、港的4G亦早早上路,連中國的4G都比台灣早開通,2014年底中國4G網路就可覆蓋到300多個城市。而台灣會落後嚴重的原因其實就是官僚怠惰、部會互推責任,此一情況看不太出來有改善,寄望台灣5G「大躍進」,可能嗎?

蔡政府的官員,顯然「吹牛不打草稿」!

akuma 水漾奇蹟保濕導入膜五入

國防自主,潛艦、戰機國造,是啟動錢坑災難的序曲?



上周蔡英文也宣布台灣正式開始自製潛艦,負責設計建造的台船與軍方簽訂合作備忘錄,同時承諾「4年設計、4年建造、2年實測」,預計10年內可有第一艘潛艦服役成軍─這讓人連想到當年國民黨反攻大陸的「一年準備,兩年反攻,三年掃蕩,五年成功」口號。更早前則啟動「國機國造」,要自製超音速教練機,國防部長還加碼說我們要研發下代隱形戰機。

這是台灣國防工業自主的新頁,還是啟動一個又一個錢坑的序曲?蔡政府是否高估台灣的國防製造能力、甚至對產業情況過於無知?

傳統上國防工業就是一個需要大量資金、厚實的重工業基礎的產業,現在則更需要在材料、電子方面的尖端技術;而這些技術既難取得、要擁有也都有相當長的學習曲線。國家原有的產業基礎誠然有些可移植,但許多技術卻未必能直接沿用。台灣縱然是全球第6大、亞洲最大的遊艇生產國,台船也生產各種貨櫃船,也生產過飛彈快艇、運輸艦、登陸艇、巡防艦等,所以有「造船工業」,但造遊艇與造潛艇(或是其它武器)是完全不同的供應價值鏈與技術。

澳洲潛艦國造案例,看台灣10年成軍是笑話



台灣要潛艦國造,卻沒有任何設計、生產的經驗,這條學習曲線會多長?要花多少錢?所有新發展的產業都會由國外取得技術,但國防技術與一般商業技術「有錢就可買到」不同,所有國家都嚴格管控,只有國對國談判後才可能取得;以台灣的外交處境妍霓絲,難度可想而知。媒體就報導政府曾派團前往歐洲,希望能取得技術來源,不過都被拒絕。未來除非取得國外技術來源,否則前景多艱,看不太出台船的樂觀有何基礎。

台灣也有航太工業,但台灣的航太工業不是有能力負責設計、生產整個飛機,而是「打入某大航空公司供應鏈」─可能是一顆特殊的螺絲、一片機尾;至於發動機就不必多說了。這種技術能力、層次與自己能生產飛機、甚至戰機是兩碼事。

國內外其實都有可借鏡的案例:20多年前,澳洲也曾搞過「潛艦國造」,雖然從瑞典廠商取得完整的設計與技術,結果還是預算超支(超過一倍以上)、工程延期,最慘的是造出的潛艦「無法滿足戰鬥需求」(會漏水哩)。扁朝時台灣也曾自製量產技術層次低、只是在陸上跑跑的雲豹裝甲車,結果問題百出,類似案例其實是層出不窮。

造戰艦戰機不是「焊接比賽」



但蔡政府還是要推國防自主,而且一選就選風險最高、要求最嚴苛「天上飛的、水下潛的」,風風火火的啟動潛艦、戰機國造計劃。而蔡政府似乎更忘了,她要打造的不是遊艇,船造好就沒事,是潛艦戰艦,那武器系統呢?要如何取得,總不會全部都「國造」吧?如果台灣真如造船公會說的「台灣焊接工技術絕對不輸國外」,來強調台灣可自製潛艦,卻沒有其它利基可談,那就不必造了。我們是要造潛艇,而且是要有武器、符合戰鬥需求的潛艦,不是焊接比賽!

如果以經濟面來看,這些政策更顯荒誕;投入許多資源後,造出只有自家人會買的產品,在經濟效益上就低;即使是台灣本身的需求,也恐怕難支撐這個產業持續生存(可參考經國號戰機);至於要出口賣其它國家,坦白說,別指望、沒希望;單是一項「中國因素」就足以阻斷大部份國家買台灣武器,更何況作為市場後進者,產品本身就難有競爭力。至於戰略上的需求,則更是有不少「不同意見書」。

綠能大躍進,不願缺電風險也不管環保後果



至於蔡政府全面廢核、大推綠能,要所有學校、機關屋頂、水庫的水面,鋪上太陽能板,對綠能無法穩定供電作為基載的無知(或蓄意不談),對大幅增加火電的環保後果(排碳與空污增加)不以為意,絲毫不考慮可能的風險、景觀的影響、甚至環保後遺症(太陽能不如一般人認為的環保),也大有大躍進時砍遍山林煉鋼的氣魄。

政府啟動戰機、潛艦國造、大推綠能等措施,是讓人想到大躍進時那句「人有多大膽,地有多大產」的口號!過去蔣家的威權時代,對外關係面對迴異今日的冷戰國際情勢,對內有能力調集所有資源投入,都無法達成國防自主;蔡政府團隊比前人更聰明、能幹、厲害,還是無畏加無知,才敢啟動這些計劃?

希望這不會是「台式大躍進」,別讓國防自主變成無盡的錢坑,更不要陷台灣於缺電的風險中;否則,那句「點亮台灣」的競選口號,將成為無盡的諷刺,永遠「追隨」著蔡英文與民進黨。

相關報導
● 潛艦國造啟動!台船董事長:8年內可下水、10年內可成軍
● 蔡英文到高雄宣布「潛艦國造」, 陳菊到場見證


arrow
arrow

    mossa38gfj0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